极限挑战 特种兵式旅游成新宠

1683174568000

五一假期临近,不少特色文旅产品供给增加,带动着中国各地消费快速恢复。中国网民归纳了旅行特种兵”“动物园玩家”“恰饭专家”“佛系青年”“博物达人等奇怪的代号,这些代号也对应着当下年轻人新兴的特色玩法,也反映出他们的真实需求和新兴的旅游现象。

一天十几个景点,晚上只睡3 小时。中国大学生特种兵式旅游最近席卷整个互联网。爆火的特种兵式旅游 到底怎么玩?这种旅行方式只是昙花一现?还是未来一种新兴旅行潮流? ■侨报综合报道

一天8个景点、只睡3小时

中国大学生正在将旅游变成一场特种兵式的拉练。日行3 万步,48 小时不睡觉密集打卡热门景点,旅行不再与休闲挂钩,更像是一场极限挑战,时间紧、任务重。在互联网上,网民戏称此种出游方式为特种兵式旅游

综合北京《工人日报》、成都红星新闻报道,4 月21 日下班后,在郑州做文员的刘萌放下手头工作,拉着行李箱赶往高铁站。3 个多小时后,她到达此行的目的地长沙。

传说中的网红城市,想趁着周末来看看。这是刘萌工作后的首次短途旅行。她计划用两天时间和朋友打卡长沙多个景点,品尝长沙美食。

刘萌称,这次去长沙属于心血来潮,出发前只简单看了一些景点攻略。两天时间里, 刘萌和朋友在太平老街吃小吃,去梅溪湖国际艺术中心看音乐喷泉,爬岳麓山,还去烈士陵园租船游湖。

在北京上大学的朱媛媛曾创造了一个周末玩遍秦皇岛的记录。周六早上8 时到秦皇岛后,先去吃了山海关荤锅, 又去秦皇岛鸽子窝公园看海、逗鸽子……疯狂暴走,一天下来去了6 个景点。 

刘萌称,短途旅行可以提前在短视频平台看看攻略,这类内容现在很多。例如,有网民推荐了一条经典的北京特种兵式旅游路线:凌晨到北京,6 时在天安门看升旗,然后一路打卡故宫、南锣鼓巷、什刹海、鼓楼、雍和宫、圆明园、颐和园等景点,最后坐上火车连夜返程。

在成都上学的朱玳莹称, 自己第一次特种兵式旅游 在今年寒假。目前她已经独自前往中国9 个城市,累计打卡的景点破百,最强的一次, 应该是寒假八天跨越浙赣皖3 个省份,打卡了几十个景点。 今年3 月31 日,朱玳莹因为校内补考安排,意外获得周五一天假期,她便提前准备了去四川广元的一日军训式旅行计划,当日上午9 时多她就已经到达了广元,当天她就打卡了8 个地点,包括皇泽寺、明月峡、千佛崖、凤凰山公园等, 晚上23 时左右才回到学校。

在西安读大二的邢源苏恒,前几天趁周末和朋友去成都体验了一把特种兵式旅游。周五下课后, 他们背起行囊,乘坐当晚7 时多的高铁,于当天23 时30 分许到达成都东站。随后,两人去体验了成都夜景,凌晨三四时才休息,早上6 时多起床去大熊猫基地,再到武侯祠、宽窄巷子、锦里、成都博物馆等多个景点, 体验后他觉得这些景点还是值得去看一看,我能感受到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异,这里的盖饭也比西安的好吃。 

▲ 2023 年4 月24 日,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黄花镇由三峡富裕山景区提档升级的三峡古兵寨文化旅游区正式喜迎宾客。图为游客在参观游览。 中新社

 

▲不少网民表示,特种兵式旅游虽然行程局促,却能为青春留下更多的记忆,虽然身体很累,但精神上得到了满足。 图为参加特种兵式旅游的学生在车站睡觉。 大陆央视

 

狂欢式旅行背后有成长、有治愈

特种兵式旅游对大学生来说,有何意义?

综合中国青年网、成都红星新闻报道,在网上,经常与特种兵式旅游相伴而行的还有一个词——报复性旅游,通过和多名体验过特种兵式旅游的大学生交流后获悉,由于新冠疫情期间,不少大学生很多出行计划都被搁置了。

朱玳莹表示,放开后这种赶紧去玩的心理确实被放大了, 有一种急迫感,我能感受到出游频次增加了。邢源苏恒表示, 这是三年以来自己第一次去外地旅行。

虽然现在大学生出游可能带有一些报复性旅游的色彩,但热爱才是更强的内驱力。朱玳莹本是浙江人,当初选择远离家乡来成都读书,也有很多考量。其中一个想法就是,她希望自己能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并且靠自己不断探索那里的奥秘所以周末出去旅行本就在我的计划之内。 

朱玳莹的父母也非常支持她, 她父母曾告诉过她,回家不着急, 多去看看这个世界更重要。

一次出行,并不单纯只是吃吃喝喝,前期攻略的制定、中途突发的一些情况等,考验一个人面对问题的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

我成长了很多。朱玳莹称。她分享了一次被旅行团强制消费的经历,当时一个项目表面是自愿消费,但实际上导游的态度非常强硬,很多旅客都被唬住了,当时我非常硬气地拒绝了, 这也是我第一次勇敢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旅途中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奇妙的邂逅。朱玳莹在赶路时,经常会和大巴、高铁上邻座的乘客闲聊,通过聊天,我不仅认识了世界的多面性,路途中的无聊孤单也消失了。邢源苏恒也表示, 说不定在哪个景点就能偶遇老乡, 去熊猫基地的时候,身旁很多旅客说着西安话,那种感觉非常亲切。这些不经意的奇遇,似乎会让他们暂时远离周中繁忙学业带来的压力,短暂的狂欢却发挥出治愈的功能。

 

旅游市场新流量,挑战景区运营能力 

特种兵式旅行的横空出现,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将来旅游市场的新势力?

综合济南《齐鲁晚报》、成都红星新闻报道,成都锦城学院文旅管理系副教授邓静观察发现,社交媒体、社群营销在特种兵式旅行风潮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可能会导致周末一些景区游客激增,所以对于景区的运营方来说也存在很大的运营能力,比如近期很火的:排队上青城山、夜爬泰山等。

另外,这样高强度的旅行方式对大学生群体来说,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我建议大学生们都应该买相应的保险,对摔伤等情况都有所保障。 

大学生特种兵式旅游对于旅游市场来说,是一波积极的流量。邓静认为,虽然学生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客单价消费金额不高,但是对于中国旅游市场的复苏会起到一种流量吸引,甚至品牌效应的带动作用。

特种兵式旅游能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邓静表示还需有更多时间观察,但是目前看来,她认为这更像是一种狂欢,帮助大学生释放情绪和压力。

她认为,现阶段较为迫切的是,各地景区的运营商应该针对这股旅行消费的热潮,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 4 月17 日,两名游客在广西窑埠古镇自拍。 中新社